浙江大学章晓波教授莅临我院做学术交流

作者:站群模板 时间:2025-04-24 浏览:10

        2025423日上午,浙江大学章晓波教授应邀莅临我院28-310 会议室做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为师生们打开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研究的全新视野。

  

传统观点认为,RNA干扰(RNAi)是真核生物抵御RNA病毒的核心机制,而在此次报告中,章晓波教授为师生讲述了自己团队首次在对虾中证实,这一系统同样可有效抑制DNA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侵染。通过设计特异性siRNA靶向WSSV关键基因,团队成功阻断病毒复制,为对虾养殖业提供了新型生物防治策略。

围绕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这一核心主题,章教授详细讲解了miRNA 跨物种调控对虾抗病毒及人类抗病毒的机制章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设想:是否存在某些miRNA既能调控对虾抗病毒,又能通过人们食用含有该 miRNA 的对虾来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在这一设想的指引下,章教授团队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严谨的功能 miRNA 筛选,团队先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 miR-100 不仅能够调控对虾抗病毒,还具备胃癌早期诊断的功能,其反义核酸更是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而 miR-34 在调控对虾抗病毒的同时,对人类乳腺癌治疗也展现出积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表明,miRNA 在防治对虾病害和预防肿瘤方面具有双重潜力,有望显著提升养殖对虾的品质。

此外,章教授还进一步深入剖析了病毒感染机制。他指出,病毒在感染宿主时,不仅释放遗传物质,还会释放诸如棕榈酰胺等有助于病毒复制的化学物质。棕榈酰胺能够启动宿主的糖酵解,为病毒提供能量;而糖酵解产生的乳酸会使组蛋白乳酸化,进而影响宿主免疫,促进病毒的感染。同时,章教授强调病毒群体互补效应是病毒感染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病毒疾病需要联合用药治疗且难以治疗的关键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章教授启动了单病毒粒子全基因组扩增并标记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该研究正在稳步推进。这一技术的突破,或将为未来病毒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引发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兴趣与热烈讨论。

  此次学术报告不仅让学院的师生们接触到对虾病毒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与创新理念,更为师生们搭建了与学术专家交流的宝贵平台,对推动学院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打印: